友情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概况 > 地形地质条件

    浙江省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浙西南山地多千米以上山岭,最高山峰黄茅尖海拔 1 929 m;中部多 500 m左右的山地丘陵, 数十个大小红层盆地错落分布其间;东北部平原区属长江三角洲一部分。按地表形态的相似性和地域间的差异性,全省大致可分成浙北平原区、浙东南沿海丘陵与平原及滨海岛屿区、浙中丘陵盆地区、浙西北中低山丘陵区、浙东低山丘陵区、浙南中低山地区等6个地貌单元。

   

    浙北平原区包括杭州湾以北的杭嘉湖平原和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受钱塘江强烈的潮流作用影响,两岸地貌动态变动较大。
    浙东沿海丘陵平原区为陆上山脉伸人东海的延续部分,由丘陵和相间的河谷(或海湾)平原组成。

    浙中丘陵盆地区位于钱塘江中游,其干流衢江和支流婺江等横贯其间,形成一系列北东 一南西向展布的地堑盆地,呈台丘或岗地和缓起伏。

    浙西北中低山丘陵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和金().衢()盆地以西,包括钱塘江中上游,最高峰清凉峰海拔1787m。 

    浙东低山盆地丘陵区包括浦 阳江、曹娥江 、甬江等流域 ,以低山丘陵为主要地貌 ,山地之间分布着新昌、诸暨等白垩系红层断陷盆地。

    浙南中低山区位于金衢盆地和浙东低 山丘陵区以南,面积约3.3km
           
    浙江位于新华夏系第二巨大复式隆起地带的南段,界于秦岭和南岭两个巨型东西复杂构造带之间,其地壳运动经历了地槽一地台一陆缘活动三大发展阶段和多次构造旋回。境内主要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有新华夏系、华夏系、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及山字型和旋扭构造等。华夏系为浙江省较古老的一个多字型构造形式,在浙西北古生界地层分布区保存较完整,有一系列 NE4060的褶皱、冲断裂、挤压带、片理,片麻理和一些大型拗陷、隆起及岩体展布。新华夏系是境内起主导作用的构造,以浙东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最为发育,由一系列 NE1530的褶皱、冲断裂、挤压带、糜棱岩和一些呈雁行排列的盆地组成。华夏系、新华夏系与东西向构造互相复合,互相干扰,纵横交织,构成了浙江省的基本地质构造格架体系。
    浙江大地以江山一绍兴深大断裂为界,可分两个地层区,以北称浙西北区,以南称浙东南区。这两个区分别划归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两个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它们在沉积建造、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等方面,各具特色。浙西北区:地层发育齐全,呈北东向分布,构造形态以紧密线型褶皱构造为特征,纵横断层发育。前震旦系从下而上可分双溪坞群、骆家门组 、虹赤村组及上墅组,为一套中基性一酸性海相火山岩、复理石及磨拉石、陆相火山岩建造 。震旦系主要为陆相一台地型类复理石、冰成岩、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寒武系主要为海湾相含炭碎质、砂质和台地型碳 酸盐岩建造。奥陶系主要为陆相含硅、钙质碎屑岩建造。石炭系为碎屑岩及台地型碳酸盐岩建造。 二迭系为台地型碳酸盐岩和含煤碎屑岩建造。中、下三迭统为台地型碳酸盐岩建造。浙东南区:出露地层比较简单,为元古界变质岩和不整合复盖其上的广泛分布的中生代火山岩系,构造以断裂构造和火山构造为主。前震旦系为变质岩系,以中深变质的高绿片岩相利角闪岩相岩石为主。上古生界零星分布有浅变质岩系。
        
    浙西北长期承受沉积的作用,以古生代泥页岩或钙质粉砂岩与石灰岩互层较为普遍,由于岩石成分、性质的差异,粉砂岩和页岩较易形成滑动面,并形成相对吸水层和隔水层,影响了岩体的整体性,较易引发斜坡地质灾害;浙东南自加里东运动之后,一直处在隆起状态,在变质岩基底上覆盖了深厚的中生代火山岩,是浙江山地灾害发生最多的区域。

浙江大学防灾工程研究所
Tel:0571-88208732 E_mail:syq@zju.edu.cn 技术支持:创高软件